八论游览
望。≈ap;ot;但你必须上去,因为顶上有奇景可见呢。≈ap;ot;她的中国朋友劝她说。于是她再跟着向上走去。不久,只看见远处一块被云所包围的怪石,别人都视作好景。≈ap;ot;那里是什么?≈ap;ot;她问。≈ap;ot;这就是倒植莲花。≈ap;ot;她的朋友回答。她很为懊恼,就想回身。≈ap;ot;但是顶上还有更奇的景致哩。≈ap;ot;她的朋友又劝说。这时她的衣服已半潮,但她已放弃反抗,所以依旧跟着别人上去。最后,她们已达山顶,四围只见一片云雾,和天边隐约可见的山峰。≈ap;ot;但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可看啊。≈ap;ot;她责问说。≈ap;ot;对了,我们特为上来看虚无一物的。≈ap;ot;她的中国朋友回答她说。
观看景物和观看虚无,有极大的区别。有许多特去观看景物的,其实并没有看到什么景物,但有许多去观看虚无的倒反而能看到许多事物。我每听到一位作家到外国去≈ap;ot;搜集新著作的资料≈ap;ot;时,总在暗暗地好笑,难道他的本乡本国中,其人情和风俗上已没有了可供他采集的资料吗?难道他的论文资料竟已穷尽吗?纺织区难道是太缺乏浪漫性吗?格恩赛岛太沉寂,不足以为一部杰出小说的背景吗?所以我们须回到≈ap;ot;旅行在于看得见物事的能力之哲学问题≈ap;ot;,这就可使到远处去旅行和下午在田间闲步之间,失去它们的区别。
依金圣叹之说,两者是相同的。旅行者所必须的行具就是如他在著名的剧曲西厢记的评语中所说:≈ap;ot;胸中的一副别才。眉下的一副别眼。≈ap;ot;其要点在于此人是否有易觉的心,和能见之眼。倘若他没有这两种能力,即使跑到山里去,也是白费时间和金钱。在另一方面,倘若他有这两种能力,则不必到山里去,即坐在家里远望,或步行田间去观察一片行云、一只狗、一道竹篱或一棵树,也能同样享受到旅行的快乐的。我现在译引一段金氏所论真正旅行艺术的说辞如下:
世间游记,而知世真无善游人也。夫善游之人也者,其于天下之-切海山方狱,洞天福地,固不辞千里万里,而必一至以尽探其奇也。然其胸中之-副别才,眉下之一双别眼,则方且不必直至海山方狱,洞天福地,而后乃今始曰:≈ap;ot;我且探其奇也。≈ap;ot;夫昨之日而至一洞天,凡罄若干日之足力目力心力,而既毕其事矣;明之日,又将至一福地,又将罄若干日之足力目力心力,而于以从事。从旁之人不能心知其故,则不免曰:≈ap;ot;连日之游快哉!始毕一洞天,乃又造一福地。≈ap;ot;殊不知先生且正不然。其离前之洞天,而未到后之福地,中间不多,虽所隔止于三二十里,又少而或止于八、七、六、五、四、三、二里;又少而或止于一里半里,此先生则于一里半里之中间,其胸中之所谓一副别才,眉下之-双别眼,即何尝不以待洞天福地之法而待之哉?
今夫以造化之大本领、大聪明、大气力而忽然结撰而成一洞天、一福地,是真骇目惊心之事,不必人道也。然我每每谛视天地之间随分一鸟、一盆、-花、一草,乃至鸟之-毛、鱼之一鳞、花之-瓣、草之-叶,则初未有不费彼造化者之大本领、大聪明、大气力而后结撰而得成名者也。谚云:≈ap;ot;狮子搏象用全力,搏兔亦全力。≈ap;ot;彼造化者则直然矣。生洞天福地用全力,生随分之一鸟、一鱼、一盆、-花、一草,以至一毛、一鳞、一瓣、一叶,殆无不用尽全力。由是言之,然则世间之所谓骇目惊心之事,固不必定至于洞天福地而后有此,亦为信然也。
抑即所谓洞天福地也者,亦尝计其云:如之何结撰也哉?庄生有言:≈ap;ot;指马之百体非马,而马系前者,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也。≈ap;ot;比于大泽,百材皆度;现乎大山,水石同坛。夫人诚知百材万木,杂然同坛之为大泽大山,而其于游也,斯庶几矣。其层峦绝,则积石而成,是穹窿也;其飞流悬瀑,则积泉而成,是灌输也。果石石而察之,殆初无异于一拳者也;试泉泉而寻之,殆初无异于细流者也。且不直此也,老氏之言曰:≈ap;ot;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;埏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嚣之用;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≈ap;ot;然则一一洞天福中间,所有回看为峰,延看为岭,仰看为壁,俯看为溪,以至正者坪,侧者坡,跨者梁,夹者涧,虽其奇奇妙妙,至于不可方物,而吾有以知其奇之所以奇,妙之所以妙,则固必在于所谓当其无之处也矣。盖当其无,则是无峰、无岭、无壁、无溪、无坪坡梁涧之地也。然而当其无斯,则真吾胸中一副别才之所翱翔,眉下一双别眼之所排荡也。
夫吾胸中有其别才,眉下有其别眼,而皆必于当其无处,而后翱翔,而后排荡,然则我真胡为必至于洞天福地?正如顷所云,离于前,未到于后之中间,三十二里,即少止于一里半里,此亦何地不有所谓当其无之处耶?一略约小桥、一槎枒独树、一水、一村、一篱、一犬,吾翱翔焉,吾排荡焉。此其于洞天福地之奇奇妙妙,诚未能知为在彼,而为在此也?
且人亦都不必胸中之真有别才,眉下之真有别眼也。必曰,先有别才而后翱翔,先有别眼而后排荡,则是善游之人,必至旷世而不得一遇也。如圣叹意者,天下亦何别才别眼之与,有但肯翱翔焉,斯即别才矣;果能排荡焉,斯即别眼矣。米老之相石也曰:要秀、要皱、要透、要瘦。今此一里半里之一水、一村、一篱、一犬则皆极秀、极透、极皱、极瘦者也,我亦定不以如米老之相石故耳。诚亲见其秀处、皱处、透处、瘦处乃在于此,斯虽欲不于是焉翱翔,不于是焉排荡,亦岂可得哉?且彼洞天福地之为峰、为岭、为壁、为溪、为坪坡梁涧,是亦岂能多有其奇奇妙妙者乎?亦都不过能秀、能皱、能透、能瘦焉耳由斯以言,然则必至于洞天福地而后游,此其不游之处,盖以多多矣。且必至于洞天福地而后游,此其洞天福地,亦终于不游已也。何也?彼不能知一篱、一犬之奇妙者,必彼所见之洞天福也,皆适得其不奇不妙者也。
斲山云:≈ap;ot;千载以来,独有宣圣是第一善游人。其次则数王羲之。≈ap;ot;或有征其说者,斲山云:≈ap;ot;宣圣吾深感其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之二言。王羲之吾见若干帖,所有字画,皆非献之所能窥也。≈ap;ot;圣叹曰:≈ap;ot;先生此言,疑杀天下人去也。≈ap;ot;又斲山每语圣叹云:≈ap;ot;王羲之若闲居家中,必就庭花逐枝逐朵,细数其须。门生执巾侍立其侧,常至终日都无一语。≈ap;ot;圣叹问此故事出于何书?斲山云:≈ap;ot;吾知之。≈ap;ot;盖斲山奇之特如此,惜乎天下之人,不遇斲山一倾倒其风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