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书网
魔书网 > 寒门之士[科举] > 寒门之士[科举] 第103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寒门之士[科举] 第103节

 

柳贺清了清嗓子:“王盐司如此关怀,下官实在感动,如此下官就却之不恭了,无功。”

顾为俯身,将一沓文册递给柳贺。

“盐司大人也任过府官,应当知道,在老百姓眼里,咱们府衙的银子是用不完的,可到了年尾,咱们也为发饷的事一直忧心。”柳贺道,“尤其前一任留下单据的话,后一任总免不了要发愁。”

柳贺将文册其中一卷拿出:“原本下官只想与盐司大人您面谈,但盐司大人为人实在真诚,竟将整个衙门叫来,只为帮地方解决烦扰之事,这般倒显得下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”

“那下官便直说了。”

“盐运司衙门嘉靖四十四年欠本府三千六百二十四两银子。”

“隆庆三年夏日暴雨,盐运司衙门请本地民役八百九十八人,饭食本该由盐运司负责,至今未付,共四百二十一两银三十七钱。”

“隆庆四年,盐运司衙门欠本府……”

“万历元年八月,盐运司衙门欠本府……”

“万历二年春,盐运司衙门欠本府……”

柳贺语气抑扬顿挫,可他念得越长,王焕的脸就越黑,最终几乎变成了铁青之色。

当着这般多下属的面向他要债,柳泽远其心可诛!

果然,此子器量如传闻一般狭小!

知府事

盐运司众官员:“……”

他们就说,如此才是柳三元的风范,竟真有人以为柳三元是来盐运司衙门求和来了。

盐运司众官员面上淡然,心中却忍不住偷偷发笑。

虽说柳贺行事令他们面上无光,可堂堂盐运司衙门,输盐可抵天下盐税之半,竟因几千两银子被人追着上门讨!

这柳三元为人又太过促狭,他账册上竟连三十七钱银子都记得清清楚楚,盐司想让他丢丑,故而将他们这一众官员叫至堂下,柳三元不仅叫他希望落空,反倒叫盐司本人出了个大丑。

简直……如传闻所说。

柳贺合上账册:“下官在京中时就听诸、陶二位学士说王盐司为人诚挚,如今下官初任府官一职,王盐司便对下官如此照顾,实在令下官感动流涕。”

柳贺装模作样地揉了揉眼角,王焕在心中暗骂此子奸诈,有本事真哭啊!

可惜被这么多下属臣僚看着,他此前又将戏唱得太足,到这时已经被柳贺架住,下不来台了。

王焕只能黑着脸,咬牙切齿道:“便依柳府台所说,盐运司衙门欠下的钱款,本府会全部奉上,多给一些也没什么。”

柳贺却伸手拦住他:“王盐司仁义,扬州府中妇孺皆知,下官无功不受禄,只需盐运司衙门将六千七百四十二两五十六钱银子返还就行。”

“好办。”王焕几乎快被柳贺气疯了,但他面上依旧只能忍着,“来人,去将咱们欠柳府台的银子清点了,早日还清。”

若扬州知府还姓谢,他自然是没有胆量找盐运司衙门要债的,可眼下换成了柳贺,他才不管王焕是不是丢面子。

王焕官位虽高他半级,两人却非上下级的关系,盐运司衙门属户部,扬州府则是地方,两者之间本就是互有矛盾又互相仰仗的关系,不过盐运司衙门财权重,地方官员大多敬他们一分罢了。

何况王焕才刚刚参过柳贺,柳贺却要客客气气和他一笑泯恩仇,他柳三元的脸往哪儿搁?

殷士儋都能因高拱阻拦其入阁和高拱来一场拳击,柳贺又怎么会对盐运司衙门服软?

王焕要派人将银子点好让柳贺带走,柳贺却又换上一副极和善的神色:“王盐司对小弟的心意小弟已了解了,小弟心中感动莫名,不过是几千两银子罢了,盐运司财大气粗,王盐司又如何会拖欠?”

“王盐司实在不必着急,过几日再送去也是一样的。”

王焕:“……”

盐运司众官员:“……”

他们今日也算是见证了无耻的极致了。

这柳三元进入官场才几年,怎么脸皮竟如此之厚,到底是向何人学的?

众人一联想,柳贺是南直隶本地的官员,乡试座师是吏部左侍郎王希烈,只差一步就能迈入尚书序列,何况吏部侍郎的分量一贯是很重的,如今内阁的阁臣中,吕调阳与张四维皆任过吏部左侍郎一职。

而柳贺会试时的座师是……张居正与吕调阳。

若按一贯的观点,弟子一切承于师……罢了,倒不如说柳三元天生难惹。

……

“这柳三元当真不怕得罪了盐司?”盐运司一位官员嘀咕道,“日后城中收税,及府衙兴学校、水利等,都得依靠盐运司衙门。”

“柳三元年少,心气总比旁人高些,等他真正撞了南墙,就当知晓得罪盐司多么不智了。”

扬州城中富商众多,尽管一府财税并非仅由盐商,但盐商们在此兴商业、修学校、兴水利、助危济困,扬州府城中大大小小的客店、商铺、码头,均和盐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前几年高邮、兴化等地遭遇水灾,前任知府

便是请府中富户慷慨解囊,盐商们出了大力,前任知府甚至专门为盐商们刻录了乡贤集。

在这种情形下,柳贺着实不该得罪盐运司衙门。

……

柳贺上门倒也不是纯粹恶心王焕,这六千多两银子虽没什么大用,却可以支付一部分此前欠下的俸禄,而且这笔银子在府衙众人看来已经是收不回的烂账了,柳贺一出手便将银子要了回来,如此也可展现柳贺这位新任府官的威信。

柳贺这几日一直在熟悉衙门中的情况,对扬州府衙上下也有所了解。

扬州府衙中有同知一人,通判二人,推官一人,柳贺上任后,刘同知和姜通判便已和柳贺交了投名状,唯有一位程通判据说是前任谢知府的心腹,他在府衙中分管钱粮,柳贺要账册时,钱粮上的账册上交是最迟的。

柳贺看书快,账册这块,因为有前世的基础,他看起来自然也毫无阻碍,府衙去年的账目及文册他只用了几日就全部看完,看过之后柳贺的感受是——谢知府在任上是干了事的,但干的不多。

以柳贺对谢知府的了解,对方是那种酷爱抓权之人,同知虽为佐贰官,但因谢知府专横的缘故,刘同知的权力甚至不如程通判,后者因谢知府之故在府衙中如鱼得水,俨然是府衙中的二号人物。

谢知府在任时,刑名判案比以往少了许多,但百姓递交的诉讼却并未减少,百姓递交诉状,诉的多是府城中有根基的士绅,谢知府对此却毫不积极,以致柳贺一上任,付推官便将历年的刑诉案卷堆到了柳贺面前。

这是刑名上。

工程上,谢知府倒是把扬州府衙修葺过一遍,柳贺也是沾了他的光,所用的家具桌椅等都是上品,然而谢知府也只是好自身享受罢了,府学年久失修,府学教授及工房书吏都数次上报此事,谢知府却置之不理。

除此之外,城外的粮仓也常有虫蛀,导致耗损严重,谢知府命户房关照一二,户房上报问题后,他只命江都知县解决此事,之后便没有再问。

但谢知府却与漕督衙门、盐运司衙门相处极佳,在本地士绅口中也很有官声,府中有事时,众士绅都慷慨解囊。

河工一事之前是由柳贺负责,扬州城中的情况柳贺了解颇多,倒不必额外再关注。

外官在任上,最重要的便是财税、刑名、水利、文教等事,柳贺初时不觉,自己真正坐到这位置上,才觉得事务繁杂博大,几乎事事都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