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爹,我家这边也挺好的。”
“在城外有两千多亩地,另外还弄了一个牧场,养了一些牛羊和马匹。”
“李鹰在做一些买卖,专门走波斯,生意也还可以,一年也能赚不少。”
“李鹤他一直在读书,成绩不错,这次考上了帝国理工学院,要去京城这边深造,这以后虽然不能做官,但也算是个读书人了。”
李三娃也是向李老爷子汇报起自己家里面的情况来。
河中地区这边,李三娃他们这些第一批移民,现在主要还是以种地搞养殖业、畜牧业为主,至于第二代李鹤、李鹰他们这些,在大明关内本土出生,然后小时候移民到河中,在河中这边长大的这一代。
他们往往多少也是读了一些书,能识文断字,故而有很多人也是学着做生意、开工厂之类的。
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李三娃他们这一辈人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妻子,因为以前都是穷苦人,即便是现在有钱了,日子好过了,也是一直秉持着勤俭节约的传统,很少有人回去纳妾之类的。
但是李鹰、李鹤他们这些年轻人就不一样了。
他们生长在大明的新时代,一个个都是在新环境下长大的。
比起老一辈人来,他们更加的自信,也更加的聪明有学识,同样也是具有更宽阔的视野,接触的人更多,基本上人人都是有汉人正妻,再加上不少异族的小妾。
结果就是西域这边汉人的数量反而不如异族人,一个镇原先仅仅只有一万汉人移民,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有好几万的异族女人。
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汉人的小妾,然后就是生出来的孩子,数量庞大,长相上差异很大,有纯正汉人的,也有混血的,还有完全不像汉人的。
也是让河中地区充满了异域的风味。
“不错,不错~”
李老头满意的直点头。
四个儿子,现在看来,反倒是留在河南的老大过的最一般了。
这家里面的地没多少,手中的银子也没多少,连开枝散叶也是不如其他兄弟。
这老三家,地有两千多亩,还有自己的农场,养殖场,银子就更不少了,上次直接给自己寄了几十块银元过来,足见家里面还是有钱的。
老四年田地也多,也有自己的养猪场,银子也是寄了不少过来,就怕自己没钱用,没吃的。
老五家种植园几个,三个孙子更是一起买了大船,这一艘大船可是要几万两银子,由此可见这老五家的情况了,丝毫不会老三、老四家差了。
比来比去,也就是留在本土的老大条件一般了。
在当初移民的时候,这老三、老四、老五移民出去,李老头都觉得他们要吃很多的苦,受很多的累,肯定不如老家河南好。
谁知道现在的差距竟然也是已经如此之大了。
他们移民出去了,这日子却是过的红红火火,比在河南老家强多了。
树挪死,人挪活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当然了,这也是跟移民之后的条件有关。
移民之前,河南老家这边人多地少,而且土地还大部分都掌握在地主、士绅、王爷们的手中,老百姓手中的土地根本就没多少,关键是老百姓的土地还要交税。
李老头一家好几口人地没多少,饭都吃不饱,穷的叮当响。
这移民出去就完全不一样了,以李三娃来说,这移民到河中地区,官府这边直接给了大量的田地奖励,还免了头几年的税。
这只要勤快的耕种,再加上河中地区这边优越的自然条件,粮食大丰收,吃都吃不完,一下子衣食富足了。
接着就是河中地区地广人稀,土地很多,随便开垦,随便耕种,随便放牧,开垦多少都算是你的,再加上蒸汽耕地机、收割机的推广。
这一下子,李三娃家就拥有了两千多亩土地,其实还可以继续开垦,只是实在是耕种不过来,而且粮食也不值钱,所以就没有继续扩大了,转而搞起了畜牧业,养牛羊马匹之类的更赚钱。
反观留在河南老家的老大,土地依然还是在地主、士绅的手中,只是现在没人种地,所以可以种更多的地,但依然还是要受地主剥削的。
好在可以进城打工,收入还可以,这一家人吃喝不愁,但和李三娃这种移民出去的相比,差距就比较远了。
“这龙头镇规模很大啊,倒不像是小镇,更是像是县城了。”
李老头子看着窗外,龙头镇的人很多,很是热闹,反倒是自己的家乡觉得更冷清了。
这还是种地吗?
河中龙头镇,王老头和李老头两人再次聚在一起。
小镇说大不大,也就是一个几万人口而已,但说小也不小,并且发展迅猛。
王老头和李老头两人的儿子因为是来自同一个村,故而在龙头镇这里彼此也是走的很近,自然也都清楚对方的情况。
两个老人来到小镇,闲着没事做,自然也是在龙头镇这里闲逛起来。
“这小镇可真是热闹啊,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居住,规划整齐,这样其实也挺好的。”
李老头在龙头镇上随意的闲逛。
龙头镇因为是移民城镇,是官府这边统一规划和建设的,四四方方,星罗棋布,规划的非常整齐,整个小镇的好几万人口全部都是聚集居住在一起,故而很是热闹。